身為波羅的海三小國的她,全國人口比台北還少,曾經不到一半的人擁有電話線,但卻孕育出Skype等高科技企業,並成為全球第一個讓小學生學寫程式語言的國家。
當愛沙尼亞1991年剛從蘇聯獨立,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口擁有電話線,但據《經濟學人》(The Economist)最新報導,20年後,這個過去曾遭瑞典、德國、帝俄殖民,在政治上渺小的愛沙尼亞,已翻身成科技資訊大國。
2007年,她成為全球第一個開放普選線上投票的國家。現在,130萬的公民,只要透過手機,就能輕鬆給付停車費,每個人的健康紀錄還放在「雲端」上,公民每年透過線上申報退稅,過程只要花費短短的5分鐘。不論是Skype, Hotmail或Kazaa,這些知名網路服務的背後,都有愛沙尼亞人的身影。
身為波羅的海三小國的她,全國人口不過130萬,比台北還少,到底是如何發展出強韌的科技文化?
時間要先推回1992年,愛沙尼亞獨立後的頭一年。當時的首相馬爾特‧拉爾(Mart Laar),帶領一群平均年齡才35歲的內閣成員,在兩年內,推動單一所得稅制、企業私有化、自由貿易還有健全貨幣體制。新創企業可以輕易的在短時間內進行公司登記,推動科技人士進行創業。
儘管剛脫離共產蘇聯,缺乏建設,但零資源反而成為優勢,讓愛沙尼亞在初期就選擇擁抱最新科技——網際網路(internet)。
一開始,政府先在全國推行每一間教室都必須配備電腦,到1998年,所有學校已經能連上網路。2000年,政府還進一步宣布上網是人民的基本權利,讓網路連線開始滲透全國各地,免費Wi-Fi變得不稀奇。
If you have any thoughts relating to where and how to use 兒童程式設計, you can contact us at the web-page.